多名地产商因季建业落马被查
落马市长背后的"红顶"地产商人

原南京市长季建业落马已有一个月,某接近中纪委调查组的人士透露,调查范围不断扩大,主要指向季在任时的工程项目。除吴中集团董事长朱天晓外,今年7月,香港地产商人周达伟也被有关部门带走。苏州房地产女老总高琪亦牵涉其中。他们都是曾承揽重要政府工程的"红顶商人"。

这些地产商与主政者构成共荣互惠关系。地产项目改变城市面貌,为主政者带来政绩,也为地产商带来不菲的收入。

如今,这些因追随季建业而生意风生水起的地产商人,在季倒台后也陷入同被调查的窘境。

多名地产商因季建业落马被查

<strong>始于城建,终于城建</strong>
始于城建,终于城建

始于广陵,终于金陵。季建业的升迁路,始终与争议相随——在扬州,他因成功改造“破破烂烂”的古城而赢得盛誉,致获升迁;而在南京,他同样大拆大建的城市经营思路,却因造成城市秩序混乱、民不安生,招致众多批评,最终成为其仕途的滑铁卢。

吴中集团董事长被查

2003年1月,吴中集团与扬州一家国有控股公司联合组建江苏凯运建设开发有限公司,当年6月,该公司与扬州国土局签订了首期324.29亩土地出让合同,启动了“凯运天地”项目。2004年4月,江苏吴中集团董事长朱天晓与季建业一起参与了开工典礼。这一项目不仅令运河一带生态环境大为改善,也拉动了地价和房价飙升。扬州市与吴中集团均获“益”匪浅。

南京德豪保障房项目被举报

扬州一位与季建业相熟的官员告诉记者,据他了解,季建业案发或与南京德豪的保障房项目有关。一个浙江商人承包了该保障房部分工程,但由于南京市财政吃紧,德豪未及时支付工程款,该商人便四处举报,并通过其亲戚向中央高层递交了举报材料。

苏州美田董事长高琪下落成谜

美田集团的董事长名叫高琪,与季建业关系密切。苏州美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下简称苏州美田)始创于2002年,集团总部位于苏州,注册资金2亿元。季建业与苏州美田在昆山、苏州、扬州、南京等地有频繁“交集”。在他主政一方期间,苏州美田几乎均在当地承接有项目。

红顶商人

“红顶商人”通俗点讲就是政府里的官员,同时再以商人的身份出现,兼具公务员和商人两个角色的人,亦即“官商”。后来“红顶商人”被用来指称在官场和商场两面得意者;在当代,“红顶商人”一词更泛指本身不具官员身份,但与政府高层关系良好,能够影响政府政策的企业界人士。其称谓来自于清朝,因为清朝官员的朝官的帽顶一般是红色的圆锥样(清朝的红顶商人官居从二品)。

当代台湾著名作家高阳发表有《红顶商人》长篇历史小说,描写胡雪岩一生的兴衰史,使胡雪岩"红顶商人"的雅号家喻户晓。也有将"红顶商人"泛称所有亦贾亦儒,带红顶带的徽商大贾。

“红顶”地产商人的“实力”

<strong>隐秘利益链一:拿地</strong>
隐秘利益链一:拿地

记者调查了解到,南京德豪获得了麒麟科技园经适房项目两地块,但承接此大型项目的南京德豪并非资本雄厚的老牌地产公司,而是在此项目招标前的2011年9月刚刚成立,注册资本仅为2000万元的新公司。扬州一位与季建业相熟的官员告诉记者,据他了解,季建业案发或与南京德豪的保障房项目有关。

隐秘利益链二:修改容积率

据曾被中纪委约谈的不具名人士介绍,有关瘦西湖新天地,主要问题围绕着更改项目容积率。据其了解,瘦西湖新天地开发过程中,由于拆迁成本提高,德豪专门找到季建业,希望能平衡一下。时任维扬区副区长的金秋芬找到扬州市规划局,希望能更改一下容积率。“国土部门如果最终未向德豪追缴土地出让金,就势必会导致国有资产大量流失。”

隐秘利益链三:建劣质保障房

据扬州市知情人士介绍,高琪先后看过两个项目,因各种原因未谈拢。阳光新苑是扬州开发区的拆迁安置住房,项目一期政府共计投入1.5亿元,美田公司的利润最后应有3000万元左右。但这一项目存在严重质量问题。

“篱笆”扎紧,“官商”末路

<strong>告别“红顶”商人时代</strong>
告别“红顶”商人时代

红顶商人原指政府里的官员,同时以商人的身份出现,即“官商”。在当代,泛指与政府高层关系良好,能够影响政府政策的企业界人士。该称谓来自于清朝,因为清朝官员帽顶一般是红色的圆锥样。

“官商”者,亦官亦商。在我国,“官商”现象由来已久,清末最甚,称“红顶商人”。时有“红顶商人”胡雪岩“由钱庄起家,以金融为龙头,贩军火、筹军饷、办船厂,层层托靠,坐收渔利,大富大贵、大红大紫,天下无人能比”!

时过境迁,今非昔比,在当今法治国度,“官商”对社会危害甚大。然而,昔日胡雪岩等“红顶商人”的大富大贵令后代无数人趋之若鹜,“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的理念驱动之下,不少“官商”在约束不严、监督空白的地带违纪违法、大肆敛财,逐渐变成党政干部队伍中的败类、蛀虫。

“红顶”商人用财力影响权力的实施,用权力为企业的利益最大化开辟违法途径,就会无视法律、无视市场规则,破坏法度,破坏市场秩序,面对竞争而“所向披靡”,欲望无止境下的疯狂聚敛也就难以避免。

习总书记告诫“官商交往要有道”,去除“官商”一体是第一步。群众路线教育要求各级领导干部为民、务实、清廉,党政干部就应安心、专心做好本职工作。此后,官与商,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在各自的领域贡献力量,推动发展,再无“官商”滥权腐败之虞。

季建业这样的官-商互利互惠模式,绝非只是房地产行业的特例,更不是整个中国市场经营的特例,而是具有深刻的时代烙印。虽然此涉案官、商或将被严肃处理,但整个房地产行业的乱象也不可能稍有改观,因为,此类企业与权力的体制性关联依然如故。

上海新浪乐居出品 本期策划:张宁洋